|
濟鋼專網改建為端局的成功嘗試 |
|
[ 通信界 / 王學民 / m.k-94.cn / 2006/7/16 9:13:44 ] |
|
|
|
|
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自動化部 王學民
多年來,濟鋼電信網的呼入方式一直采用二次轉接方式,即通過銅纜接入公網,然而,因專網與公網交換局之間距離太長,信號衰減過大,電話接通率相對較低。目前專網交換機容量1萬余門,實際裝機近萬門,這與大型企業(yè)對通信的要求也不相適應。由于歷史的原因,專網網內設備種類繁多,網絡結構不合理,且存在許多問題,專網每套交換機均配有計費系統(tǒng),僅計費系統(tǒng)就有6套,且計費軟件功能落后,不能執(zhí)行現(xiàn)有的電信資費標準。還有,由于網絡采用模擬中繼,計費仍采用延時計費的方式,這樣計費極不準確。鑒于以上諸多問題,經過多方考察、論證,考慮到企業(yè)生產經營及職工生活等方面,將專網改建為端局成為濟鋼電信網發(fā)展的必由之路。 原專網內交換機共有三種機型:ZXJ10(A)、Harris20-20LX、HKX-1000,數(shù)量分別為1、2、3套,還有無線尋呼系統(tǒng)1套,無線集群系統(tǒng)1套,濟鋼電信網以總廠西樓為中心機房,下設分機房還有:總廠基地、外圍二區(qū)、三區(qū)、黃臺,各機房分別通過光傳輸和無線數(shù)字微波設備連接。為解決通信網絡存在的問題,并將整網改造的投資降低到最少,濟鋼決定保留現(xiàn)有的通信設備,在總廠西樓新上一套ZXJ10(B)局用交換機作為匯接局,通過光纜、SDH與公網聯(lián)接,與公網之間開通10個2Mbit/s數(shù)字中繼接口,局間信令采用NO.7信令,網絡結構構筑成以中心機房ZXJ10(B)匯接局為中心的星形網絡結構。 改造后的濟鋼電信端局以ZXJ10(B)為匯接局,同在一座樓的哈里斯H20-20LX交換機、無線集群、內部網站通過同軸電纜直接接入匯接局,基地的H20-20LX交換機,ZXJ10的遠端用戶模塊RLM,ZXJ10交換模塊PSM、無線尋呼則通過光傳輸SDH接入匯接局,二區(qū)、三區(qū)、黃臺的HKX-1000交換機分別通過數(shù)字微波設備接入匯接局,網內的交換設備RLM和PSM與匯接局為同一機型并采用內部協(xié)議連接,兩套H20-20LX交換機之間通過SDH連接構成透明網。由于兩套Harris交換機之間的話務量相對較大,通過透明網連接不僅可以減輕匯接局的負荷,而且可以提高兩交換機之間的接續(xù)速度。內部網站通過PRA中繼,局間信令采用DSS1信令,其余設備與匯接局之間均采用NO.1信令。 新的專網網內傳輸系統(tǒng)建成了以總廠西樓ZXSM-150/600/2500一體化數(shù)字同步光傳輸設備為中心節(jié)點的星形光傳輸網,在二區(qū)、三區(qū)、黃臺分別由ZXSM-150光傳輸設備替換了原有的數(shù)字微波設備,解決了無線設備易受外界干擾,造成電話掉線、數(shù)據(jù)傳輸中斷的問題,加上原有的基地、郭礦的SDH設備,構成了端局內的全光傳輸網。 在濟鋼電信網中,ZXJ10(B)交換機是將交換模塊PSM作為匯接局,起到中心模塊的作用,ZXJ10交換系統(tǒng)為模塊間全分散、模塊內分級控制、集中管理的開放式體系結構,本次改造在基地和郭礦兩地新上了中心模塊的遠端用戶模塊RLM,容量分別1920門和216門,基地的PSM原是ZXJ10(A)型機,在此次電信網的改造中升級成ZXJ10(B),這樣,所有的ZXJ10交換機均由中心模塊集中管理。ZXJ10的后臺維護系統(tǒng)是以通用計算機平臺為基礎,局域網技術為支撐,Client/Server 方式為控制結構的基本形態(tài),后臺子系統(tǒng)不僅可以完成前臺交換機數(shù)據(jù)管理、維護、監(jiān)控,而且可以實現(xiàn)交換機話單計費,考慮到專網的特殊性(網內通話免費),因此,此次電信網改造,利用ZXJ10(B)中心模塊作為匯接局的網絡結構,由后臺計費系統(tǒng)對專網的出局話單計費,淘汰了原來的多套計費系統(tǒng),這樣做既簡化了計費系統(tǒng),統(tǒng)一進行話費結算匯總,為話費轉帳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而且由于后臺局域網服務器為熱備雙硬盤,降低了計費設備的故障率,避免了話費損失。計費系統(tǒng)不僅滿足了各種計費要求以及Client/Server的網絡結構,同時也方便了話費查詢。 濟鋼電信專網的改造是在原專網正常運行的情況下,首先設計網內H20-20 交換機新的呼叫流程,編制新的應用軟件,備好所需的中繼板等硬件設備,在不影響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完成的。對三套HKX-1000交換機根據(jù)新的網絡結構和升位后的號碼編制了新的系統(tǒng)數(shù)據(jù)并重新寫好芯片。在匯接局設備選擇上,對新上的ZXJ10(B)匯接局進行先行調試,配置局數(shù)據(jù)和部分用戶數(shù)據(jù),這部分調試完成后,與公網間進行開通NO.7信令的調試。隨后分別通過數(shù)字中繼與兩套H20-20交換機聯(lián)接,進行網內交換機之間的調試。HKX-1000交換機則利用話務量低谷時,更換系統(tǒng)板、主控板芯片,對各類呼叫進行了測試。網內的尋呼及無線集群系統(tǒng)也在業(yè)務量較小時,與匯接局進行了對接調試,還對計費系統(tǒng)的數(shù)據(jù)進行了編制,并對各局向的話單進行了測試。以上調試工作完成后,對H20-20交換機的數(shù)據(jù)進行了修改,并對其它各設備做好整網割接前的準備工作,確保系統(tǒng)割接一次成功。 濟南鋼鐵電信網絡改造后,不僅實現(xiàn)了電話的DID、DOD,與公網等位撥號,而且由于出局中繼由模擬中繼改為數(shù)字中繼,提高了呼入呼出的接通率,降低了呼損,提高了接續(xù)速度和中繼電路的數(shù)量翻番,解決了出局中繼的瓶頸問題,解決了基地H20-20交換機用戶上網速度慢的問題,同時也解決了專網外的用戶不能撥打尋呼自動臺的問題,ZXJ10匯接局的開放式結構為新業(yè)務的開展奠定了基礎。 濟鋼電信網經過一年半的運行,整網運行正常,用戶普遍反映較好,濟鋼電信網的改造成功,不僅實現(xiàn)了呼叫的直入、直出,對于既有程控交換機又有多種機型,還有尋呼系統(tǒng)、無線集群系統(tǒng)這樣多種通信設備的企業(yè),能夠改造為端局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嘗試,對于同類型企業(yè)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建設模式。 |
|
|
|
|
|
|
|
|
|
版權與免責聲明: ① 凡本網注明“合作媒體:通信界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通信界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通信界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 凡本網注明“合作媒體:XXX(非通信界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一月內進行。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