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 辰
天津市電信公司六區(qū)局,天津 300142
摘 要:通過實例討論了華為公司2500+SDHymtlu tg TU-AIS告警的多種原因,及逐段排除障礙點的方法;分析了PDI盤的告警性能和各站的告警信息,對環(huán)網中環(huán)帶鏈站點設置為SNCP保護方式的重要性進行了說明。
關鍵詞:復用段;告警;同步數字系列
同步數字系列(SDH)與準同步數字系列(PDH)相比,有強大的網絡管理功能和靈活的復用結構,以及各種保護模式,目前已普遍用于傳輸網絡之中。例如,天津市就大量使用了華為公司的2500+SDH設備。該設備自投入運行以來性能基本穩(wěn)定,但由于其結構比較復雜,出了故障不易判斷,也給維護工作帶來了許多不便。為此,本文以該設備在實際運行中出現的故障告警為例,對故障產生的原因,故障點的判斷及故障排除的方法等進行了分析。
如圖1所示。圖中由4個OPTIX2500+設備組成了單向通道保護鏈,其中B站帶出了1條鏈,D站為中心站,到A、B、C站都有通信業(yè)務。一次,D站到A站之間的通信業(yè)務被中斷,A站PD1板上出現了TU-AIS告警。
TU-AIS告警產生有兩種可能,一種是本PD1板有問題,另一種是上游站點發(fā)送的信號有問題。判斷的方法如下。
1 觀察和處理本站PD1板的問題
步驟是:
。1)觀察是否伴有開銷字節(jié)不匹配的告警
通過系統(tǒng)的網管來觀察此時是否伴隨有HP-TIM或HP-SLM開銷字節(jié)不匹配的告警,如果有其中的一種,就有可能導致單板下插TU-AIS。
HP-TIM或HP-SLM開銷字節(jié)不匹配,分別是由開銷字節(jié)J1和C2引起的,如出現HP-TIM告警,應檢查相應收發(fā)站點的配置與線路板中J1字節(jié)配置的內容是否完全一致(包括字母的大小寫)。如出現HP-SLM告警,則應檢查所有站點線路板中C2字節(jié)信號內容的配置。
因站點線路板一般為TUG結構,如此時不存在HP-TIM或HP-SLM告警,那么產生TU-AIS的原因,就不是開銷字節(jié)不匹配的問題了。
。2)觀察是否伴有B1-EXC(B1),B2-EXC(B2)、B3-EXC(B3)告警
TU-AIS有可能是由B1,B2,B3誤碼過量,而導致單板下插的,其中:
a.如果B1,B2,B3告警同時出現,說明問題出在上游站點發(fā)送端的同步物理接口(SPI)到本站接收端的同步物理接口(SPI)之間。其原因可能是:
線路損耗過大,光纖接頭太臟,接收靈敏度變差,發(fā)光功率偏小使實際接收到的光功率小于接收靈敏度等,此時可通過測量功率來確定問題所在。
接收功率過大導致接收光模塊飽和,出現B1,B2,B3誤碼,這時可以在接收端加入衰減器。
盡管接收光功率正常,但因本站線路板接收端的SPI有問題,可以用尾纖把單板收發(fā)光口自環(huán)起來。如自環(huán)后問題消失,說明本站線路板正常,如果問題還存在,說明本站線路板的SPI有問題。
如以上三種情況都不是,則應對上游站線路板的發(fā)送端SPI做環(huán)回操作,確定是否上游站的SPI有問題。
b.如不出現B1,只出現B2,B3告警,則有可能是從下原因造成的。
如上游站不是中繼站REG,而是ADM站點,說明問題出在本站線路板的再生段終端(RST)與復用段終端(MST)之間,可以用光纖自環(huán)來進一步確認是否是本站線路板的問題。
如上游站是中繼站REG,則問題可能出在本站線路板的RST與MST之間,或是在該中繼站REG之前的站點。可以采用上面抽說的光纖自環(huán)的方法來定位是否為本站線路的問題。
如不是本站線路板的問題,應檢查中繼站REG的上游站點到該REG之間是否有問題。
c.如不出現 B1,B2,只出現B3告警,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。
上游站不是VC4穿通(通道開銷終結),B3的問題出在本站復用段終端MST與高階通道終端HPT之間。
上游站是VC4穿通(通道開銷不終結),即B3不終結,那么問題出在上游站,即B3可能是由上游站傳來的。
2 檢查處理上游站送出的TU-AIS信號
如上游站送出了TU-AIS信號,則本站會接收到TU-AIS告警信息,可以通過SDH分析儀進行確定。
其中數據配置不正確是會導致送出TU-AIS的,例如交叉單元送來的數據不是預期的數據,而是空數據等。通過網管查詢可以確認數據配置是否正確。
如果數據是從該站點的支路送來的,則TU-AIS可能是支路板送來的數據。
如果數據是從#2光口板接收來的,可以先用儀表判斷#2光口板接收來的數據是否是TU-AIS。如果是TU-AIS,則需用相同的方法檢查該站上游的站點。如果#2光口板接收來的數據不是TU-AIS,說明問題出在#2光口板上。
基于以上分析,通過檢查各站數據配置及告警信息,在環(huán)上各站到支路或鏈上的數據都是西收東發(fā)的,說明穿通是正確的;站,接收了A站的LP-RDI告警信息和C方向的PS倒換告警信息;C站,接收了B站的MS-RDI告警信息;B站,如S16板有R-LOS告警,則是收到了D,C方向的PS倒換告警信息,此時B站邏輯系統(tǒng)的屬性配置為PP環(huán),而不是帶有保護功能的SNCP環(huán);最后是A站在PDI板上有TU-AIS告警。
據此可分析出障礙產生的原因:
。1)B站環(huán)上邏輯系統(tǒng)屬性不正確。邏輯系統(tǒng)屬性為PP環(huán)時,PDH支路接口板的業(yè)務能雙發(fā)選收,但在鏈上的業(yè)務只能雙發(fā)而不能選收。對于環(huán)帶鏈來講,PP環(huán)起不到保護的作用。如果想要對鏈上的業(yè)務有保護,就需將環(huán)上帶鏈站點的邏輯系統(tǒng)屬性配置為子網連接保護(SNCP),即將B站的邏輯系統(tǒng)屬性配置為SNCP,這樣線路板上的業(yè)務就能得到保護了。
另外,采用SNCP組網的好處還有業(yè)務流向簡單明了,便于分配,在倒換時不需啟動自動保護倒換(APS)協(xié)議,倒換的速率快 。2)修改B站設置后,A站與D站的告警消失,通信恢復。然 C站的復用段遠端失效指示(MS-RDI)告警 仍然存在,MS-RDI屬于對告信息,由收端(信宿)回送給發(fā)端(信源),表示收信端檢測到來話故障或收到復用段的告警指示信號,即回送給發(fā)MS-RDI告警信號。
對于B站,其顯示設備已處于SNCP倒換工作方式,可收C站方向的R-LOS告警。R-LOS告警是由于光路告警所引發(fā)的,經過測量可發(fā)現B站收C站光功率值過低,經重新更換B站的尾纖,各站點的告警即消失,通信可恢復。
以上是筆者通過實際工作中對有關故障的排除總結出來的一點體會,如有不妥,請同行們予以指正。
[參考文獻]
[1] 韋樂平.光同步數字傳輸網.北京:人民郵電出版社,1993.
[2] 劉偉.Optix系列SDH光傳輸系統(tǒng).北京:人民郵電出版社,1997.
[3] 朱高峰.SDH傳輸設備維護手冊.北京:人民郵電出版社,1993.3-EXC(B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