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ven Sinofsky 的離職猶如一場毫無先兆的地震,這位一手締造了 Windows 8 的傳奇人物上個月還意氣風發(fā)地在發(fā)布會上展示新產品,如今卻只能獨自咽下苦水揮袖作別,頗有些淮陰侯的悲風。
Sinofsky 至今已經為公司效力 23 年之久,加入之初他一直負責 Office 部門。在公司深陷 Windows Vista 泥沼時,Sinofsky 臨危受命接手 Windows 和 Windows Live 部門,推出 Windows 7。
作為微軟最重要的部門之一,Windows 的地位幾乎可以與利潤大頭 Office 并駕齊驅。作為掌門人 Sinofsky 在公司自然擁有強大的話語權。而近期發(fā)布的 Windows 8 和 Surface 又是公司興衰攸關的戰(zhàn)略級的產品,這意味著 Sinofsky 負責的業(yè)務幾乎掌控著微軟的命運,正因為如此,公司內外關于 Sinofsky 替代鮑爾默的傳言甚囂塵上,Sinofsky 自己可能也覬覦更高的地位。據 Business Insider 的消息源稱,Sinofsky 認為自己應該在 Windows 8 上市后接替鮑爾默擔任公司 CEO,他曾威脅稱如果不能如愿便會辭職,而此前鮑爾默暗示自己計劃繼續(xù)執(zhí)掌公司直到 2017 年左右。加之 Sinofsky 在公司糟糕的人際關系,當這種愿望被擊碎后,Sinofsky 必定難以接受。從 Sinofasky 的回應看,這也比較能自圓其說“這是一個私人決定”的推論。
傳奇的人物總有驚人相似的悲情際遇。Sinofsky 的離職自然而然地讓人們想起前不久傳出離職的 Scott Forstall。同樣是出類拔萃但又個性鮮明的不羈之才,同樣受到公司創(chuàng)始人青睞和提拔,同樣是執(zhí)掌公司軟件部門的核心人物,同樣被視為擁有 CEO ,最終都免不了失意離開的下場。
這似乎是天才們在大公司運作中不可逃脫的命運。令人艷羨的才華才成就了他們位居權臣的輝煌,也正是才華背后的不羈性格讓他們狠狠地跌下神壇;蛟S大公司管理、協(xié)作環(huán)境以及辦公室政治原本就不適合那些瘋狂的天才。
性格之外,Sinofsky 和 Forstall 的離職反映出巨頭科技企業(yè)經營管理的一個趨向。在初創(chuàng)公司中,技術人員通常會兼任公司管理人員的身份。原因在于在規(guī)模小的公司,技術業(yè)務對成長發(fā)展影響巨大。但是當科技公司由小發(fā)展壯大時,企業(yè)內部的管理權會逐漸由技術主導轉向運營主導,由于公司關乎技術的業(yè)務壯大后,商業(yè)方面的運營權重更高,這致使貢獻更多的技術人才常常屈居看似無作為的管理人員其后。從蓋茨到鮑爾默,從沃茨到喬布斯,從喬布斯到斯卡利,再從喬布斯到庫克,基本上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。
很顯然,Sinofsky 和 Forstall 這兩位技術天才“高估”了自己在公司運營中的作用,或者說是將技術貢獻凌駕于更宏觀的經營管理,并以此“邀功”,最終遭遇排擠。
也正是因為巨頭企業(yè)的運營之上的體制,技術核心人員的離去在短期并不會對公司業(yè)務造成明顯的影響。但是,技術因素終歸是作為科技企業(yè)最重要的尺度影響著公司的長遠發(fā)展。
當然,體制之外,人的作用影響則更為直接,為何喬布斯在 Forstall 在,喬布斯無 Forstall 走?如果說 Scott Forstall 的離職是蘋果的喬布斯時代終結的起點,那么 Sinofsky 則意味著微軟公司內部隱憂的再一次顯露。 近些年,鮑爾默領導下的微軟高層變動頻頻。細細數(shù)來,前 CFO Chris Liddel、互動娛樂業(yè)務部的 Robbie Bach、產品設計主管 J Allard 以及后來人們熟諳的企業(yè)業(yè)務部主管 Stephen Elop 都相繼離開公司,公司高層幾乎經歷一次大換血。唯一不變的,是鮑爾默依然強勢的領導地位。